Las Cases 1976

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92, 我最喜愛, 也是我的入門酒,她讓我一頭栽入了葡萄酒的世界, 許多的故事, 也從此開始......

Tuesday, September 05, 2006

能高越嶺登南華山(一)

大概有15年沒爬過山了吧

公司的同事力邀下,參加了這次的登山行。禮拜五下午到桃園八德許大哥家集合出發,一行五人共乘一台休旅車 (另一台車從台北出發) 至台中續二高下「草屯」交流道,接台14號公路往埔里方向,經埔里到霧社。當晚我們夜宿春陽山莊,隔天四點半繼續走台14號路標往蘆山方向,車行大約15分鐘就到蘆山部落,到屯原登山口還有5.3公里的路程,持續的上坡髮夾灣並不好走。下車後整理所需裝備,開始 "能高越嶺" 之行」。
整裝待發

能高越嶺古道西起霧社,沿著塔羅溪上行、越過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鞍部,而後下木瓜溪抵達花蓮,全長約83公里,是早期往來台灣東西部的捷徑,為日人警備道中最寬闊、平穩的一條,如今也成為橫貫越嶺古道中相當熱門及大眾化的一條路線。步道沿線可見標高3,262公尺的能高山,日據時期因山名有個「高」字而與玉山(新高山)、雪山(次高山)合稱「台灣三高」。

阿勇與許大哥

登山口


最早是由泰雅族的大支族賽德克人巴雷巴奧群所開發的,他們在偶然的狩獵中,發現東部地區一片曠野可居住,於是部份族人開始遷徙定居,爾後並往來於埔里與花蓮之間,和花蓮的阿美族人交易貨品,成為稱職的山地商人。

日據時期,日人為了控制原住民行動,於1917年以能高越嶺古道為基礎,闢建了能高越嶺道。民國39年台電公司拓建人行道,架設了127座巨型鐵塔,並在每隔10公里的地點建立保線所,當時被譽為「電力的萬里長城」。步道上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有檜林保線所、雲海保線所、能高中心碑、銅門發電廠、見返隧道等。

不知名的蘭花

怡妏

休息時間能高越嶺古道海拔介於1,689公尺~3,263公尺之間,擁有不同層次的植物林相分布,植物生態由高山寒原生態系、針葉林生態系至針闊葉林混生生態系,植物種類大致為玉山箭竹群落、高山杜鵑、台灣冷杉、台灣鐵杉、紅檜及殼斗科及樟科植物等。動物資源有山羌、台灣野豬、台灣獼猴、松鼠、大赤鼯鼠、白面鼯鼠、石虎、華南鼬鼠等。

超美的吊橋

註:

參考資料: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

Labels: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

Esteban Guitar Lesson